划重点丨对于“一带一路”,习近平这样说
编者按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论坛主题,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共商大计、共绘蓝图,携手构筑合作共赢的阳光大道。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
各位小伙伴们昨天有没有守在电视机前
听习大大讲“一带一路”
没关系,我们梳理了6000余字的讲话
为你划重点,撸起袖子快来学习!
1
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
“一带一路”四年成果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中国政府每年向相关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
3
“五个之路”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4
中国承诺
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本届论坛期间,中国将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
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中国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中国将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
习近平最后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
如果看完以上还不够全面
我们换个角度
看看习大大讲话中的那些关键词
合作:出现50次
1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唯有合作方能实现互利共赢。“合作”作为“丝路精神”中的重要一环,在本次习主席的讲话中共出现了50次。
在“一带一路”建设提上日程的4年时间里,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了3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其中,仅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种合作共赢的模式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持。
建设:出现49次
2
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回忆起初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时说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建设”在习近平讲话中出现49次,如此高的出现频率意味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
发展:出现45次
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提出建立亚投行的倡议,目的就是深化亚洲国家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我们将努力使中国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和世界各国”。2014年,习近平会见出席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时这样解释“发展”在“一带一路”中的意义。
两年后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展”依然以45次的出现率排在习近平主席讲话高频热词的前列。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丝绸之路:出现25次
4
“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载体,也是“一带一路”的另一种诠释。
“丝绸之路”在习近平主旨演讲中共出现25次,从“古丝绸之路”到“丝绸之路”,都有着极高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正如他开篇提到的那样:“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创新:出现13次
5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特意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在整个演讲中15次提到“创新”。
为了加强与各国的创新合作,他还在高峰论坛中承诺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4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开通“中欧”班列畅通亚欧铁路通道、开展油气合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共享、推动经济发展,开展产能及园区合作、辐射至亚欧非,拉动国际旅游消费,一项项惠及世界各地的举措在推进世界经济联动的同时也充分诠释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给“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带来了可预见的发展机遇和共同的经济繁荣。
40多分钟的演讲中,
习近平主席带领人们穿越时空,
直面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问。
那么,各国领导人如何看待
“一带一路”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
俄中关系正高水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府部门及立法机构交流密切,双边贸易增长迅速、结构有所改善。俄方愿同中方一道,做好欧亚经济联盟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接,推进有关合作大项目落实。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一带一路”倡议和菲律宾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高度契合,两国合作空间广阔,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拓宽菲中经贸交往,造福菲律宾人民。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马方对两国重要合作共识正在得到落实感到高兴,愿继续致力于推动马中关系向更高水平、更深程度、更广范围发展,加强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文、反恐安全等领域合作。“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性的重要倡议将对本地区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变化。马方愿积极参与相关合作。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哈中两国是特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国与国关系树立了典范。哈方将“一带一路”倡议放在中心位置来看待,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两国及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捷克总统泽曼
“一带一路”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倡议。通过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相信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铁路领域的合作将取得更大发展,捷中两国的双向货物交流也会取得更多成果。
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
瑞士赞赏“一带一路”倡议,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将带动沿线国家更多投资,增进民众福祉。瑞士愿意积极参与并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作出贡献。
智利总统巴切莱特
很高兴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对中国进行访问。智中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智方致力于深化智中合作,愿发挥好两国政府间对话机制功效,加强政治、经济、投资等领域合作,尽早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便利双方人员往来。
*文中内容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消息
论文征集